3. 課堂上做甚麼?課室太嘈?

英國心泉早前舉辦分享會,請來資深老師Lily Tang – Gentile講解如何適應英國中學教育和生活,對此問題有詳細介紹。多謝義工製作文字撮要如下: 

課堂上做甚麼?

Lily教授課堂時會進行多種類型的活動,避免沉悶,若冗長地講解課程,學生會聽不下去。故此她會以pair work, MWB work (mini white board), group work等不同方法去教數學,讓學生多討論、多聆聽,亦以worksheet去操練,鞏固知識。

一堂50分鐘,大概分配:

0900-0910 – starter questions (點題發問)

0910-0920- introduction of topic (課程講解)

0920-0935- practice (試做)

0935-0950- plenary- checking understanding (檢視理解)

0900-0910- recap starter (重温)

0910-0925- paired activity on misconceptions (分組糾錯活動)

0925-0935- topic practice with a puzzle (謎題練習)

0935-0950- consolidation of knowledge (鞏固知識)

她不建議在課堂上抄寫,因為效用不大,當學生抄下筆記後,看似內容滿滿,但卻只是搬字過紙,沒有經過深入思考,領略不到當中知識。她有時會請學生在課堂後記錄課堂內容,當學生茫無頭緒時,她會列出關鍵字句 (key words),讓學生重組學習內容。這些技巧就是讓學生明白如何有效學習、組織資料,這可比純綷的知識傳授更為重要。

其實在疫情過後,很多學校已將課堂筆記上傳到One note, Google Classroom中,實不用作無謂的抄寫,學生應投入到課堂的活動中。倘若學校真的沒有提供任何課堂筆記及教材,建議家長可要求學校提供教學PPT。再者,家長亦可在BBC bite size或 CGP Revision Guide找到相關課程內容。

上堂時好嘈?

在英國的課室,「安靜」並非一件好事。若經過一個很安靜的課室,Lily會很擔心,擔心學生們正在做甚麼,是否在有效學習。因為即使學生安靜地做工作紙,也總會有對答案的時侯,不可能完全安靜。所以「好安靜的課室」並不等於「好的學習環境」。

英國教師界有一項名為「Teacher Tag」的問卷調查,每天大約有一萬名老師回應3條問題,其中一項是「I don’t mind pupils chatting in my classroom, as long as they get the work done.」(詳情可見投影片) 從問卷可見,約有70%的老師同意這條提問,Lily 也填了「slightly agree」。而她相信香港的老師大概會有70%表示不同意。

雖然英國課堂不安靜是常態,但若小朋友認為課堂有操行秩序問題的話,建議家長可與小朋友一起去討論如何去面對這個問題,又或如何在較嘈雜的環境下上課,並討論當中的解決辦法。

en_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