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操卷 or not 操卷?補習or not 補習?
英國心泉早前舉辦分享會,請來資深老師Lily Tang – Gentile講解如何適應英國中學教育和生活,對此問題有詳細介紹。多謝義工製作文字撮要如下:
有家長向Lily提出,學生們最終都需要面對公開考試,是否需要加緊温習及操練?
Lily則請大家反思「重覆做同一類的練習,目的是甚麼呢?」這問題的答案顯然是希望學生能於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講者表示這是能理解的,亦同意這方法有成效。但其實操練有利有弊,利當然是指成績好,弊處卻非即時出現,要到A-level 時才會發現 — 只著重操練的學生他們根本跟不上預科快速的學習節奏,也會突然地發現他們對之前所學的知識其實並不掌握。
只靠操練這個方法,大概可維持到Year 12 or 13,之後便會學習崩潰,因為到A-level時,考試題目再不是一式一樣,而是要求學生對科目有深度的了解。所以獨立思考越來越重要。
基於以上原因,Lily有「四不建議」:
不建議「越班做past paper」
不建議「未學曬成個syllabus就做past paper」,學生對課程未有掌握便去操卷,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若讓學生在year 10時做past paper,則建議只做已教的部份。
不建議「做past paper係唯一一樣 task」,學生應從不同角度及活動去了解知識,如Flash card、 quiz、及peer revision等。
不贊同「做past paper唔對答案,唔睇mark scheme同埋examiner’s report」。不核對答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不看mark scheme則不知道如何拿分,很多時學生答題答了很多,但只拿到很少分數,因為根本不清楚取分準則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