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點止功課咁簡單

英國心泉早前舉辦分享會,請來資深老師Lily Tang – Gentile講解如何適應英國中學教育和生活,對此有詳細介紹。多謝義工製作文字撮要如下: 

🍀🍀What is learning?

學生應學懂如何去報告工作內容、解釋數學題目如何解決。 ( communicating your works = learning) 

Learning 亦是學習如何去組織、處理學習資料及筆記。 (organising your work = learning)

這些技巧看似對課程沒有關連,但其實就是為學生進入高年級時作準備,因為當升學至A-level及大學時,老師不會再為你準備筆記,不會為你準備資料,學生必需懂得如何尋找學習素材,自主學習。因此英國課程看似學習內容不多,其實教學範圍還兼顧軟性學習技巧。

學生除了要懂得溝通及報告,亦要明白如何接受別人的意見(accepting other viewpoint)。這可透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別人的論點。數學中同一條題目也可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學生應學懂理解不同方法並嘗試去接納他人的論點。

而教授學生如何處理自己的學習(managing their own learning),就是要教會學生在遇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時,如何尋求協助。

此外,教導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expressing your thoughts),就是要訓練學生如何好好與別人溝通。

在互聯網發達的年代,有著A.I. 及 Chat GPT等科技,學生真不似以前一般,需要不斷操練數學題目,反而是要懂得如何去運用不同的數學運算模式,這就是 「how to communicate your work」。

🍀🍀歐美及香港的學習進程取向十分不同。

在英國的香港學生好可能在初中時會感到自己學業成績很好,但一到高中,就感到大不如前。再到大學後,就會發現學業成績優異的人非常多,自己實在不堪比較。原因在於歐美學生在小學、初中及高中學習的東西(環境探索、夢想找尋、生涯抉擇等),香港學生要堆在大學期間一次過學起來,所以根本忙不過來。歐美教育雖然不強調讀書考試,但並不代表不用温習,畢竟學生還是要面對GCSE 及A-level等公開考試,但要緊記考試並不是唯一的學習重點。

zh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