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校園欺凌問題Q&A
校園欺凌問題是不少移英家長擔心嘅問題,經英國心泉輔導的孩子有不少是在香港、英國校園曾遭欺凌,影響了精神健康。
2024年6月英國心泉舉辦「欺凌,變零」講座,英國老師Lily及資深家庭社工阿海分享英國學校的處理方法,也教家長如何協助孩子自保與自救。以下分享包括了講座內容及英國反欺凌組織Anti-Bullying Alliance (ABA) 的網上資訊。
內容包括:
Q1: 怎樣分辨是欺凌還是個別事件?
要先搞清楚欺凌的定義,尤其是當我們懷疑子女受欺凌要和學校商討時,如推撞孩子或杯葛孩子是否就是發生了欺凌問題,就更要自己去審視一次…
Q2: 如何分辨是同學間開玩笑、玩要或是欺凌行為?
戲謔是指「輕鬆且友好的互相戲弄」,是互相理解及互惠的。對外人來說,開玩笑可能顯得過於刻薄,嬉戲如模仿打鬥、打鬧或假裝絆倒某人,也可能顯得具有攻擊性…
Q3: 如何觀察孩子是否有被欺凌?
家長可留意孩子在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學校表現或投入程度如成績、出席率的轉變, 行為如飲食、睡眠、脾氣轉變, 孤立自己的時間增加…
Q4: 在校受欺凌,孩子和家長應如何處理?
保持鎮定,若非是肢體受傷,不宜即時走向老師身邊報告,尤其是中學生可以電郵通知學校相關的老師…
Q5: 通常英國學校遇到欺凌事件,學校會如何跟進? 會否冷處理?
根據The Education Act 2002,所有學校須根據政府的Preventing and Tackling Bullying的文件制定清晰的反欺凌政策或行為政策,並刊載於網頁上…
Q6: 當有家長或學校告訴我,我的子女懷疑欺凌其他人,我可以怎樣做?
家長要保持冷靜,聆聽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及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期望。不宜過度責備,破口大駡,甚或體罰;也不宜盲撐子女,過份維護孩子…
Q7: 如何避免我的子女受到他人欺凌?
日常生活多發掘及欣賞孩子的長處,越能清楚及具體告訴孩子他們值得欣賞的地方,協助他們明白自己的強項…
Q8: 如何處理因受欺凌而出現缺課問題?
Jack (14歲) 被一群同學持續欺凌了一年,父親多次向校方反映問題,但欺凌問題持續。學校認為沒有欺凌的情況,但Jack一直被同學人身攻擊及威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