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分享

你能捐款給食物銀行嗎

今日年廿九,祝願大家新一年平安順利。 新的一年,關心自己、家人的生活適應外,也可關心社區內有需要的社群。 英國有不少食物銀行,但食物種類會較少顧及不同飲食文化族群的需要,Migration Yorkshire剛呼籲在Leeds的香港人捐贈食物到食物銀行。 非居住於Leeds的朋友,可到英國最大型食物銀行網絡 The Trussell Trust 的網頁尋找居所附近的食物銀行,有需要的朋友可申領食物包,有餘力的朋友亦可捐助食物及報名做義工。

活動

英國心泉移英求生術系列–《升學路路通 》英國18+非大學出路 講座

英國心泉移英求生術系列–《升學路路通 》英國18+非大學出路 講座 GCSE英文重考完都唔合格,係咪無路行?學徒制應該如何申請?何時申請?唔夠分入大學或Foundation,仲有咩升學途徑?’19歲先移民,DSE又考得唔好,仲有咩升學途徑?唔入大學係咪無機會攞到學位資歷? 已報名出席講座的家長及學生對學徒課程(Apprenticeship)、學徒學位課程(Apprenticeship degree)、高等教育入學課程(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 及成人學院(Qualification programs at FE sector)的了解,由1(非常不了解)至10(非常了解)的平均值只有1.8-2.5。 我們找來兩位在英國分別任教College及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 香港人老師為你解疑答難。日期: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英國時間:11:00 am-12:30 pm (網上) 11:00 am- 1:00 pm(現場)地點:Trinity Church Sutton, Cheam Road, Sutton, SM1 1DZ形式:網上與實體同步舉行語言 : 活動以廣東話進行費用:全免 (是項活動獲得英國政府兒童及青少年安置基金資助)報名連結:https://hongkongwell.uk/form-non-uni-options/參考資料:如有興趣先了解港英教育有何不同,可參閱https://hongkongwell.uk/advices-uk-school/備註:

心泉分享

孩子自殘怎麼辦?

孩子自殘怎麼辦? 2023年尋求英國心泉服務的家庭中有18%的孩子有自殘或自殺想法,父母、親朋、我們也為孩子每一道傷痕而感心痛。 自殘是指某人故意傷害自己來應對嚴重的情緒困擾。孩子會使用自殘的方法處理及表達情緒,也藉此紓緩壓力,以分散自己注意力,令自己短時間內不用聚焦於痛苦的感覺與經歷。 坊間對自殘有不少誤解:有人以為自殘多是發生在女孩身上,但其實這沒有性別差異,只是使用的方式或有所不同。有人會認為這是孩子引人注意的行為表現,直接談論會鼓勵更多傷害自己的行為,而採取避免談及的態度,這只會令他們覺得不被愛護。有人認為青少年自殘行為是受朋輩影響,只要遠離那些“壞朋友”孩子就不會有樣學樣,但自殘行為的根源是已超出負荷的不安情緒,因此在孩子面前怪罪她/他的朋友,只會令他們覺得不被理解。 當孩子看起來情緒低落或沮喪或常表現憤怒,家長要多留意他們的身體會否有來歷不明的割傷、瘀傷等,又或他們會否經常把身體遮蓋或找借口逃避上體育課等。事實上,當發現孩子有自殘的行為,父母的反應對孩子是否願意正視行為背後的情緒警號尤其關鍵。責備只會令他們更覺得情緒需要不被明白,加重他們的不安與無力感,也損害了親子間的互信關係。 部份自殘的孩子覺得他們已無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傷害自己成了唯一應對情緒困擾的方法,因此如何協助孩子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請孩子細想是什麼情況下引發自殘的衝動,自殘時的感受、以及和孩子一起發掘有甚麼方法可紓緩這些感受,這能幫助孩子感到更能掌控自己的情況。當孩子產生自殘念頭,甚至有具體傷害自己的行為時,不少家長會心急想尋根究底,但在情緒低谷中有多少孩子能從痛苦的漩渦中思考前因後果? 家長當下能做的事是陪伴孩子,並提醒孩子使用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法抒發負面的情緒以轉移注意力,例如鼓勵孩子整理物件、出外散步、看看動漫……英國心泉義工翻譯了Young Minds給家長應對子自殘的指引 ,家長可細閱各種的貼士。家長常問我們的義務社工就子女自殘問題見家庭醫生,醫生是否受理?又或子女拒絕見醫生又怎辦? 就我們的經驗,家庭醫生會和父母討論情況,邀請子女傾談,也會告訴家長及子女各種可行方案。情況危急時,家庭醫生多會建議家長帶子女到急症室,或轉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CAMHS)作相關評估,又或交由精神健康危機處理專隊跟進(Crisis Team)。家長又會問當見子女在家情緒非常波動時又怎辦?每個區NHS緊急精神健康熱線也是24小時服務,不少區份更有專為兒童而設的專線,家長可到 NHS Where to get urgent help for mental health 網頁搜尋。日間亦可聯絡家庭醫生作緊急會診。當然若情況緊急,家長要立即致電111/999求助。 自殘的孩子是受重傷的孩子,他們和你一樣也對自殘行為感到困惑或害怕,所以只要家長能聆聽及了解他們的感受,給予支持及尋找專業支援,孩子最終會發現傷害自己不是唯一應對情緒困擾的方法,一步一步走出困局。

心泉分享

在英國的青春期更難捱?

在英國的青春期更難捱? 有不少移英家長投訴在青春期的孩子越來越難搞,孩子多了時間躲在房間,想問多兩句就一句唔想講,甚至是用私隱理由KO父母。與家長平日的對答,也不像以往般有禮及有耐性。同樣,孩子移英後會覺得父母不信任他,凡事管束。 爸爸媽媽,是孩子變壞,還是你未及轉身? 孩子的學習環境變了,英國的課堂重獨立思考,鼓勵勇於表達,強調建立自我價值;和香港重守規,期望學生給予準繩答案,要求截然不同。加上香港的家長對成績表現的要求較著緊,多看子女做不到、做不好的地方;但英國學校會看學生做得到、做得好的地方。這種落差也會令孩子認為自己不被家長認同。 在英國,教育孩子是要正面鼓勵。當你收到仔仔女女的英國成績表,你會說什麼? 你看到他的成就嗎? 你看到他的進步嗎? 能否不提那科的predicted grade 强差人意? 做得好的、有改進的、有努力過的也值得你的稱讚,將那些批評的說話收起,然後問他期待下一張成績表有哪一至兩項有進步的地方。青春期的孩子是要被期待而不是被責罵或嘮叨。你返工卻經常被上司為難,你也不會想和上司溝通吧! 爸爸媽媽,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你做他的朋友 我願意成為孩子的朋友,那就是和他們平起平坐了吧?不!不!不!朋友也有不同年齡層,年輕人也喜歡比他成熟的朋友,也會尊重那些年長的朋友。關鍵是要分享經驗,給予意見但不强逼子女接受。朋友的相處,也不會容許對方態度惡劣,要互相尊重,當朋友對你態度不好,你也會告訴對方不喜歡這樣吧!同樣,你和子女的相處也是一樣。 爸爸媽媽,青春期的孩子有什麼要管、什麼不應管,你想清楚未? 面對青春期子女,我們仍有管教的角色。孩子個人衛生,要管嗎?是否執房,要管嗎?孩子放學後上網的時間,要限制嗎?是鼓勵自控,還是全權控制,強熄WIFI?孩子GCSE選什麼科或GCSE後的出路要幫他做決定嗎? 孩子要學習什麼事要自己負責,有什麼事是需要別人支援。要拿揑這個管束、放手、引導的平衡實在不容易,但首先爸爸媽媽要一致。不妨列出爸爸媽媽心目中孩子不同階段的期望清單,再和孩子溝通什麼是孩子的自治範圍、什麼是父母的管轄範圍,但需謹記孩子的自治範圍應不斷增加。英國的孩子自主較強,對孩子的私隱保障亦較大。心泉的家長常反映子女在英國所見的輔導人員不會告訴家長輔導情況,就算年青人看醫生,醫生也不預期家長會在場。爸爸媽媽若事事不放手,孩子會比較同學口中的父母,就會產生更大的衝突。 爸爸媽媽,我們很愛比較。總是覺得別家的孩子較上進、較聽話。可是每個孩子的長處不同,能力也不同。多稱讚、互相尊重、適時放手,相信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也可在英國開創自己的新天地。(原文刊登於 #英國號角 2024十月號)

活動

Yorkshire地區組織開班教路 – 17-21歲年青人唔讀大學有乜出路?

內容包括:🍀年青人如何邊賺錢邊接受專業資格培訓?🍀寫求職信和面試技巧🍀不同行業嘅職業規劃:法律、會計、醫護、消防、IT 等等請用QR code 報名英國政府重點資助協助香港移民就業嘅項目,大家要留意居住地的同類服務 Positive Youth Pathways project for young people (ages 17-21) living in Yorkshire and on Ukrainian Scheme, or Hong Kong BNO, or Afghan Resettlement Scheme

活動

英國心泉移英求生術系列–《英國學校SEN支援解難篇》

英國心泉移英求生術系列–《英國學校SEN支援解難篇》 究竟英國學校點樣支援SEN學生?點樣先可以申請到?講左俾學校聽,但點解無跟進? 真係咁難申請?現職英國教育心理學家LYDIA LAU為我哋解疑難。日期: 2024 年12月6日(星期五)時間: 上午11:00am- 1:00 pm (現場參與)及11:00-12:30 pm(網上參與)地點:劍橋華人基督教會 5 Pound Hill, Cambridge, CB3 0AE形式:網上與實體同步舉行語言: 活動以廣東話進行費用:全免 (是項活動獲得英國政府轄下的兒童及青少年安置基金資助)報名連結: https://hongkongwell.uk/form-2024-12-sen-support參考資料:如有興趣先了解英國學校的SEN支援,可參閱:https://hongkongwell.uk/advices/鳴謝: 劍橋華人基督教會協辦是此講座備註:1.⁠ ⁠英國心泉會以電郵通知成功報名參與的家庭2.⁠ ⁠查詢:help@hongkongwell.uk

心泉分享

選校有何考慮 及 學校探訪時觀察清單

選校有何考慮 及 學校探訪時觀察清單 移英家長最緊張的就是小朋友的學位安排,但很多時候Council 未必派到心儀學校,家長是否就應斷然拒絕? 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家長在選校時的考慮就要更多。8-9月是不少家長移英的黃金月份,之後9-10月就是升中家長申請派位的時限。英國的公立學校是以就近入學為原則,孩子的讀書規劃會影響家長租屋及置業的決定,不能不仔細考量。本地家長選校時不只是考慮成績及Ofsted的視學報告,但單看學校網頁亦難了解一所學校是否適合自己的子女,因此不少家長會要求訪校或趁OPEN DAY時到校參觀。我們的義工翻譯了Bracknell Forest Information, Advice & Support Service給予SEN家長選校時的考量清單,還有若安排到訪校時可觀察的地方及詢問校方的問題。https://hongkongwell.uk/visiting-schools-checklist/。即使沒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家長也可從清單找到自己想知、想問的問題。當然若能加入社區的家長群組,也可從中探聽一下本地家長的評價。祝孩子能找到適合的學校,愉快學習。

活動

Together We Dare 英國心泉同你闖2024

Together We Dare 英國心泉同你闖2024 一家大細齊齊跳出舒適圈!移民或許是大家人生中最勇敢的決定! 在新的天地重新生活,還要抱有闖關的精神,關關難過關關過!英國心泉首次透過戶外體驗式親子歷奇活動 ,讓學童與家人以互動方式, 挑戰高空障礙如高空繩網、滑索等,期望爸爸媽媽、仔仔囡囡在互相扶持下挑戰自己,與家人共同面對挑戰,並鞏固家庭成員之間的連結。日期:2024年9月28日(六)時間: 上午 10:00 – 下午5:00 (成功報名後會收到電郵通知集合時間)地點: Go Ape Bracknell, The Look Out, Nine Mile Ride, Bracknell, Berkshire. RG12 7QW活動:按年齡組別參加 Go Ape 高空障礙課程:(1) Treetop Challenge (需時3.5 – 4.5小時);或(2)Treetop Adventure Plus (需時3小時)活動語言:Go Ape 高空障礙課程會以英文進行,在講解安全指引時會輔以少量廣東話。參考資料:請閱讀以下文件: https://hongkongwell.uk/together-we-dare-2024-notes/(內容包括Go Ape 高空障礙課程介紹、參加條件、當日活動流程、交通、泊車、午膳、衣著要求、物品儲存等安排及附近景點。)參加條件:

心泉分享

就開學,孩子和你預備好了沒有?

就開學,孩子和你預備好了沒有? 有些孩子會對開學感到焦慮,暑假好地地,食得、瞓得、玩得、吹得!但一到8月尾就開始嚟料,食唔安、坐唔耐、瞓唔著,開始唔講嘢、甚至會喊及變得很燥底!這是你孩子的寫照嗎?若是參考本地組織給家長及SEN學童的開學小貼士,不論孩子是否有特殊學習需要,這些小技巧也可有助減輕孩子的開學焦慮。英國心泉得政府資助為香港移居英格蘭的學童提供免費輔導服務及為家長提供諮詢服務,若情況持續,不要收收埋埋,孩子有他們的擔憂,未必懂得表達。爸爸媽媽也不可掉以輕心,以為再過一段時間就無事。It’s OK not to be OK!

心泉分享

開學預備篇 1 協助孩子在學校建立安全感

開學預備篇 1 協助孩子在學校建立安全感 剛剛到埗的家庭,還有不足兩周,就要送孩子進入全新的學校。適應語言、適應文化、建立友誼全部要時間,孩子不會一時三刻建立到安全感。對孩子來說,因為返學而令焦慮指數爆升,其實是正常不過的事。 要教導子女面對種種不確定,家長言語鼓勵及陪伴❤️❤️❤️非常重要。但在學校,孩子始終是要自己勇敢面對各種困難。英國心泉有些小貼士給大家: (1)🍀🍀給孩子課堂生活的心理準備英國與香港的學校生活其實差別很大,不少爸爸媽媽多會告訴孩子英國學校功課較少,測考不多,這固然可令孩子感到較放心。但同時英國老師會要求同學上堂多抄筆記、課堂時同學又會較嘈吵……種種課堂生活的不同會令孩子感到一時難以適應。 要給孩子充足的心理準備,可找身邊較早到埗的大小朋友分享學校生活的體會,家長又可參考心泉講座「港英教育大不同」的Fb帖文或YouTube 片段了解一下現職英國中學的FRED老師的現身說法。https://youtube.com/channel/UCugYjUtDjPvV9dX8zCfHXjg 。 (2)🍀🍀給孩子第一日回校的小任務你給孩子的小任務不是聽到多少老師私指示、不是識到幾多個新同學,而是請孩子趁有空檔在校園為自己尋找一個喜歡的角落:一棵大樹下、草地的一角、攀爬架上仰望的一片天空……鼓勵孩子建立自己專屬的comfort zone,叮囑孩子在學校感到孤單、憂慮之時,可在小息、午膳時間去那兒放鬆一下。 (3)🍀🍀給孩子校園生活分享的適切回應孩子放學回來,家長要把握機會了解一下孩子的校園生活。孩子肯講,家長就要用心聽,同憂同笑。但對不善表達的孩子,家長又可以點樣打開話題呢?由較輕鬆的校園細節著手,由午膳吃了什麼、非學術課堂如體育堂等開始。孩子肯講多些,就可問今日校園生活有什麼較深刻印象或與香港上堂不同嘅地方。 若孩子提及一些不開心的經歷或遇上困難,甚至第一天放學就喊著說不開心,爸爸媽媽要耐心聆聽發生了什麼令孩子不安的事,讚賞孩子願意說出感受。聽完苦水,不妨回應一句:「如果爸爸媽媽好似你今日經歷咁多關卡,都會唔開心。但係我睇到……」。🍀🍀爸爸媽媽不用急於為孩子出謀獻策,反而要對孩子願意嘗試及付出的努力加以肯定及讚賞,也可分享爸爸媽媽小時候或現在適應新環境的體驗,多些和他們回想孩子過往克服困難的成功經驗。重點是讓孩子感到你明白他們的難受,願意陪伴他們經歷這段困難的時期。 ❤️❤️❤️9月開學的第一天,記著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在新學校會有新的挑戰,在這一場歷險旅程中會有起有伏,但爸爸媽媽相信孩子會努力前行,而爸爸媽媽也會為小勇士打氣。

en_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