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統需要的孩子在英國是不容易有服務,就算見到職業治療師做評估,也很少會有訓練機會。
香港及英國註冊職業治療師、皇家職業治療師學會會員林貝詩Joanne為英國心泉的家長預備了《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指引,以八部曲的形式,深入淺出介紹感覺統合的基礎知識、設計家居訓練的要訣及如何運用公園設施,邊玩邊提升感覺統合的能力。
要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共有八部曲:(見圖1)
第一部曲:信念
第二部曲:「感知眼鏡」
第三部曲:觀察及認識
第四部曲:分析英國公園設施的感統元素
第五部曲:定立目標和計劃
第六部曲:實踐
第七部曲:檢討
第八部曲:調整目標和計劃
求人不如求己,移英家長要多了解孩子感統上的需要,才能對症下藥。先介紹第一及二部曲:
第一部曲:信念
我們要有「如果有能力,孩子就會做好」這個信念,如果可以的話,小朋友一定會盡量做好自己和盡量去嘗試。但為什麼有時候他們做不到?一定有一些障礙妨礙了他們。 (見圖2)
第二部曲:「感知眼鏡」
我們要學習用一副「感知眼鏡」,以這角度去理解、去認識有什麼阻礙他們做不到,並且先要認識什麼是感統。大家可思考一下自己對於感統認識的狀況,不防打打分數,10分是很熟識,0分是完全不認識,然後記住今天的分數,將來再評分時,那怕是0.1分的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家長要裝備自己,更多認識什麼是「感覺統合」,以能更好支援自己的孩子。
- 「感覺統合」的定義(見圖3)
感統是當大腦接收不同的外來資訊時,進行選擇、分析和統合的過程,讓身體作出不同的動作反應,包括姿勢控制、身體平衡、手眼協調、四肢協調,讓我們對環境作出適切反應,與環境互動,整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 感統的重要性
*透過不斷學習和體驗,腦部分析和統合的功能會更好,對小朋友發展非常有幫助。
*感覺輸入其實有八個感官,除了日常的五感,即眼、耳、口、鼻和皮膚相對應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還包括前庭平衡覺、本體關節覺及內感覺。(內感覺告訴我們是否覺得餓;有沒有胃口;以及大小便急的感覺, 這些很內在的感受就是內感覺。
以下會重點講三個重要的感官輸入。
(一) 觸覺
觸覺除了指我們日常觸摸東西,知道質地如何外,更可以細分為輕觸(即輕碰)、深層壓力、震動、溫度和痛楚。觸覺和我們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其敏感度會影響我們大腦辨識能力、身體靈活性和情緒好壞。所以觸覺過敏的小朋友,即使碰到似乎微不足道的東西,也會很大反應,這類小朋友情緒多數較波動,亦較難平伏。
下一篇會在星期日(29/6) 出街,介紹前庭平衡覺及本體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