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泉

異鄉同路人的接待

異鄉同路人的接待

時代論壇文章(2023年4月21日)

異鄉不一定是理想國,很多港人移民到新環境實際生活過後,開始要面對文化、制度上的差異,部份人感到難以適應。
關注移英港童情緒問題的英國心泉、由香港到英國開辦分會的正生會,均是由移民港人成立的服務機構。創辦人在適應新生活的路上,同樣經歷摸索和掙扎的階段,也看到神恩的豐富預備和供應,為異鄉同路人提供同行的接待。

 替移英學童「剝洋蔥」── 英國心泉 

許多港人為了下一代移民英國,但下一代移英後卻未必能即時適應,情緒及學業上出現問題。如在Google搜索「孩子不上學 英國」,彈出首個搜尋結果叫做「英國心泉」(Hong Kong Well UK,下稱心泉)。這個成立了僅兩年、專為移英港童提供情緒諮詢及輔導服務的機構,在創辦人之一的任美貞(Shirley)口中,是一份來自神的禮物。

二〇二一年春天,英國疫情剛緩,在港任職記者、已移居當地的Shirley為本報走訪英國教會,採訪她們如何準備港人的到來。這一看卻不得了,「神讓我看到許多需要,其中之一是香港移民孩子的適應問題,尤其是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一群。」採訪期間,她認識了倫敦循道會的余牧師Kan Yu,那時余牧師剛開拓港人團契三個月,但已有團友求助,說學校懷疑自己的兒子有創傷後遺症,令她大感徬徨。眼見移英港孩問題巨大又迫切,二人四出聯繫專家幫忙,又研究英國國家醫療系統(NHS)的服務及翻譯資料,開始了心泉的雛形。

最初心泉只有Shirley和余牧師埋頭苦戰,「我們也不熟悉NHS系統,但因為不熟悉,走過的路就正正可以幫助求助者,知道怎樣找到這些資源。」二人單打獨鬥近一年,後來因接受網媒《眾聲集》訪問,奇妙的事便發生。「當時我們都沒有很高期望,覺得說一下讓香港人知道也好,但最驚奇是《眾聲集》出街後,很多人來找我們(表示)想做義工。」這些義工各有專業,不但有註冊社工回應大增的需求;也有IT專才助心泉網站登上搜尋器置頂結果。短短一個月,心泉得到許多助力︰「我們這才有信心正式推出服務。」

Shirley和心泉另一創辦人、英國牧師Kan Yu。(眾聲集截圖)

一層層剝洋蔥

心泉設立網站和Facebook專頁後,有需要人士在網上填表,便有義工跟進。求助個案嚴重程度不一,「有些孩子有適應困難,發脾氣或睡不著,這些較輕微的個案,和家長通幾次電話後,他們大都已能處理。」有些嚴重個案則可能涉及家暴、不上學、焦慮抑鬱、飲食失調等,心泉會一邊介入提供服務,一邊找專科人士為孩子評估並寫介紹信,「希望加快流程之餘,也幫家長在主流系統中不用那麼痛苦。」

服務推出僅半年,已收到近一百宗求助申請,情況比想像中更嚴峻,陪伴這些家庭經歷難關的Shirley,把問題像剝洋蔥般一層層揭開。「很多人會假設孩子有情緒問題,是由於適應或英文溝通等因素。但我想說,其實不少個案的母語是英文,也有讀國際學校的,所以不是課程或語言問題,而是真真正正的情緒和移民的問題。」

即使英語能力高的孩子,移英後也遇上文化差異︰「這裡的文化的確和香港不一樣,人家的笑位和你的笑位不同,別人哈哈大笑時你卻笑不出。」兩地教育制度也不同,「在香港自覺很強的學生,來到後忽然要面對自己並非最強的那個,這些落差,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能適應和處理得到。」

Shirley還加上一個時代註腳︰「這些年輕人不少都帶著二〇一九那個包袱。」她表示,不少孩子會質疑為甚麼要讀書?怎樣再相信好好讀書下去,是可以令社會變得更好?這些質疑與傷痕令孩子出現許多狀況,「而二〇一九這浪的移民家庭,亦較以往移民者面對更多一層獨特問題,就是很多人覺得自己能走已很好,怎可以說家庭有問題呢?」

Shirley說,這些家庭把問題藏得很深,一方面礙於「能離開已很好」的自覺,難以向港人分享困難;另一方面也難跟在英港人分憂,擔心被指「唱衰」移民,「在群組或面書post自己遇到問題想求救,會被質疑真假、被質疑顏色,或者是宣傳服務和搲資助。」但最難、最深層的,可能是當事人都需要合理化當初的移民決定是正確的,覺得一旦承認家庭或孩子出問題就很失敗,「如果我放棄這麼多,但居然過得不開心,怎能面對呢?」

原本心泉的定位是「跟你同行」,但經過半年觀察和經驗後,心泉的Facebook置頂相片加了這句︰「Itis OK to be Not OK」。Shirley說,形形色色的情緒問題,「就像一個洋蔥,裡面的問題有很多很多層,不是三扒兩撥就可以解決,但畢竟資源有限,我們只能集中做小孩情緒問題。」

英國心泉FB圖片

有所為,有所不為

現時心泉運作約兩年,系統上仍有一百多個處理中的個案。現有約二十名義工,其中可處理個案的專業社工義工人數少於十人,他們會依照英國法律要求,為處理個案的義工申請類似「良民證」的證明,並在收到申請後聯絡家長作了解及評估。

曾有義工透過與家長傾談後,發現孩子原來是個巴士迷,於是積極搜尋英國的巴士活動,鼓勵家長帶孩子外出走走,讓小孩知道身處的社區,其實不是一個可怕的地方,慢慢過渡了適應難關︰「願意出去已是適應很重要的一步,義工就想辦法幫他們reach out。」心泉又會不定期舉辦網上講座,講解情緒相關主題外,亦會聚集有需要的家長互相分享及介紹社區資源,例如有些家長並不知道,如果在網上尋找地區的「local offer」,就可了解政府專給SEN孩子提供的服務及機構的聯絡方法等,「家長不一定在快出事才找我們傾,起碼義工可疏導到家長的情緒,不用那麼徬徨。」

不過,若傾談後發現個案涉及較嚴重的問題,心泉會轉介給專科評估及治療。現時心泉獲得肯特郡(Kent)的政府資助提供輔導服務,其他地區則未有資助,因此一些需長期跟進的個案,惟有盡量協助家長進入政府醫療系統。

Shirley坦言心泉運作以來,沒有刻意在輔導中加入信仰元素,但作為一個基督徒,最大分別是機構會「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很強調關於小朋友的服務,一定要做得很專業,以孩子利益先行。」例如他們不願意視求助家長為「客戶」,有時面對家長的要求也會有所不為,不可過於擔保。「有些人不是靠幾節會面就可以解決問題,不想給予一個假希望。我們會建議對方等候NHS系統,否則中途換人,對孩子會是一種傷害。」

心泉去年在肯特郡的實體親子活動,當日有15個家庭參與,在遊戲中培養正向情緒及學習表達。(英國心泉FB圖片)

God sent的禮物

心泉並非一個基督教事工,Shirley也想過是否將宗教信息放入心泉的帖文或宣傳中,並為此祈禱,「我得到的信息是,祂會處理,人們若有感動都是來自神,而不需要通過我們。」但Shirley認為,她由始至終都看到「心泉是屬於神的」,神的眷顧和帶領一直都在。

比如心泉需要某一方面的專家,如言語治療師,不久在義工申請表便會「彈」出適合的人來,連非基督徒義工都大歎「神奇」。又有一次,因著一個IT義工的出現,才令心泉網站得以出現在搜尋引擎結果中,Shirley形容是一個神蹟。她憶述,心泉剛開設網站時,人們無法在Google搜尋到網站,家長打:「孩子不上學英國」,翻閱幾十頁也不會見到心泉,更遑論招募義工加入。《眾聲集》訪問出街後,有IT專才因想進一步了解機構,卻無法找到網站,於是像偵探般將訪問重看又重看,最後在一個咖啡店中討論網站的畫面定格,才找到心泉網站,聯絡上Shirley,更助心泉變成Google置頂的搜尋結果,然後才有後續的義工加入和求助者湧現。「這位義工不是基督徒,但他也是社工出身,孩子到英國亦遇到情緒問題,對我來說,他真的是一個God sent的人。」

一邊數算心泉的奇妙旅程,Shirley一邊讚歎神恩的禮物,她形容成立心泉的過程,表面上好像幫了移英港人,但其實是幫了她自己。一家人移英兩年多,女兒今年十七歲,自己也有港媽的習性,但透過心泉的工作,她更明白女兒的心情和掙扎,也幫助她和丈夫在新國家、新生活的相處。「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是我幫人,其實是心泉幫了我,讓我看到祂的恩典,向祂更加靠近。」

任美貞
zh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