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校園欺凌問題Q&A- 如何問孩子及紀錄事件💕
懷疑孩子在學校受欺凌,爸爸媽媽要「望聞問切」,「望」完、「聞」完, 要到戲肉「問」同「切」。
若相信孩子受欺凌,家長要保持冷靜及耐心等待 (Calm)
💜家長要先冷靜🧡
家長要注意孩子觀察著家長的情緒,若家長表現激動及過於憂慮,孩子會更覺不安。有不少孩子在受欺凌時不願意第一時間告訴父母,一來父母工作較忙,但有時是我們的回應令孩子不想再談下去。家長有時太快回應: 「你係未做左咩人哋唔鍾意你?」 、「你俾人恰,仲咩唔走呀!」「你唔好理佢!」「人咃踢你一腳,你仲咩唔踢返人!」這等於告訴孩子你不想再談下去,家長的情緒及回應是直接令孩子不願意向家長求助。
💙找合適時機🩵
家長要等待時機,盡量不要在孩子一放學回來或正在享受娛樂時間向孩子詢問學校生活。要觀察孩子在甚麼時候會較願意和你「吹水」,製造一些親子時間如一起下廚、釣魚等,在看似百無聊賴時是最容易向父母敞開心屝。因此家長需要比平時更多的耐性,守候時機。另外,家長要避免導向性問題,家長若表現憂慮,經常問子女如「今日有無人蝦你?」或指明某一兩個同學有否欺侮他,孩子或會苦思證據以回答家長的追問。
💛提問內容💚
學校如發現有持續性欺凌行為,一般會通知家長。但不論是學校發現或是家長發現,家長也應向子女了解事件發生的地點、持續了多少日、相關人物及事件發生經過,而不是問為甚麼。家長要保持中立不偏袒,綜合ABA及另一機構Contact建議家長以開放式問題向孩子提問:
● 欺凌發生在甚麼時候?When did the bullying happen?
● 欺凌發生在甚麼地方?Where did it happen?
● 發生了甚麼事?What happened?
● 誰進行了欺凌?Who did the bullying?
● 誰目擊了這次欺凌? Who saw the bullying?
● 當時你在想甚麼?What were you thinking at that time?
● 從那時以來,你的想法有甚麼變化?What have your thoughts been since?
● 當時你有甚麼感受?How did you feel at the time?
● 現在對於發生的事情,你又有甚麼感受?How do you feel now about what’s happened?
● 誰人受到了這件事的影響?造成了哪些影響? Who’s been affected by what happened?
● 你認為應該做些甚麼補救或令事情變回正確?What needs to happen to make things right?
🩷記錄內容🧡
孩子有機會因情緒反應或事隔一段時間而表示不記得細節,家長要有耐性及給孩子安全感,表明不是孩子的錯,可協助孩子記錄客觀事實,讓家長及學校有較多實質證據可作出跟進。除上述的內容外,本地機構建議該紀錄還可包括下列要點:
● 欺凌當時對你的孩子有甚麼影響?後來有沒有什甚麼影響?如果有受傷,要附上照片。How did the bullying affect your child at that time? Were there any later effects? Include photos of injuries if relevant.
● 你有告訴學校嗎?你告訴了誰?Did you tell the school? Who did you tell?
● 學校做了甚麼?What did the school do?
● 你的孩子的情況變得更好、保持不變還是變得更糟? Have things got better, stayed the same or got worse for your child?
資料來源: Keeping a record of bullying incidents
#英國校園 #欺凌 #移英生活 #移英學童精神健康 #點先算係欺凌 #技安蝦大雄幾十年 #bullying #antibullying #bullyingvssafeguarding #點問孩子係未有人蝦你 #點紀錄學校先會處理